各相关学院(部):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经过项目需求征集、专家论证,省科技厅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2025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标项目
  (一)重大咨询研究项目(3个)
  1.吉林省未来健康产业前瞻性布局及发展对策研究
  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针对国内外健康产业布局的现状与趋势,梳理关键举措与成功经验。聚焦未来健康产业发展,针对吉林省健康产业现状,挖掘吉林省在资源、产业基础及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识别并解决存在的关键问题。规划短期与长期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和方向,提出发展路径与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推动吉林省健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升吉林省在全国健康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吉林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贯彻落实品牌强农行动和农业强省战略,重点打造吉林大米、吉林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食用菌、吉林优质畜产品、吉林梅花鹿等七大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推动吉林现代化大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品牌建设发展战略,系统梳理吉林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和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态势,在明确品牌建设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从品牌定位与差异化策略、品质提升与标准化建设、品牌传播与市场营销、品牌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剖析发展路径与机制,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维度提出推动品牌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加快推动吉林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3.吉林省高端光电仪器与装备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部署要求,将数字化作为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变量。聚焦天地基遥感、光刻、激光通信系统等高端光电仪器与装备高效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战略需求,针对高端光电仪器与装备数字化研发、数字化条件建设等,梳理国内外及吉林省发展现状,剖析高端光电仪器与装备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技术、市场、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与影响因素,规划吉林省高端光电仪器与装备数字化发展战略目标和技术路线,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阐明发展路径,为我国相关领域数字化发展提供区域示范,为抢占高端光电仪器与装备科技制高点提供强力支撑。
  (二)重点咨询研究项目(5个)
  1.吉林省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战略研究
  从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目标出发,紧扣市场趋势特征和旅游品牌建设规律,全面比较分析国内外旅游品牌打造的成功经验和重要举措,识别制约吉林省世界级旅游品牌发展的因素与问题,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多部门协同的角度提出吉林省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和路径,提出打造世界旅游品牌的系列举措和建议,为吉林省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2.吉林省林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吉林省林下参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中药材产业面临的竞争态势,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政策环境等方面剖析吉林省林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内外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吉林省林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融合机制、保障机制。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维度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推动吉林省林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3.吉林省大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针对吉林省当前大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提升大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支撑吉林省大豆产能持续提高的战略高度,统筹吉林省大豆繁育、生产、加工、流通、进出口、储备等各个环节,实现产品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三链”融合。聚焦推动吉林省大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政策需求,明确吉林省大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提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实施路径。从政府、企业、高校、农户等多维度提出推动吉林省大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大豆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4.吉林省碳排放精准统计核算和标准体系新赛道布局及实施策略研究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的“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等部署要求,深入分析梳理吉林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在厘清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前提下,结合国际通用标准和我国相关政策规范,剖析吉林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标准体系建立的突出问题、根源,提出科学有效、因地制宜的战略举措和政策建议,促进碳足迹标准及考核体系建立,进一步推进降碳、减污,推动双碳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
  5.人工智能时代吉林省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的部署要求,梳理总结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现状、面临的形势和国际经验,调查分析吉林省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吉林省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提出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建议,为吉林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支撑。
  (三)一般咨询研究项目(21个)
  1.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系统评价、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研究
  全面系统评价吉林振兴20年成果,总结振兴发展经验,客观诊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政策、技术、市场等层面挖掘原因;系统分析当前吉林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提出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重点;立足我省战略优势与发展机遇,从制度、政策、市场等多个角度构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实施路径及对策建议。
  2.吉林省建设国家产业安全保障基地的实施路径研究
  建设国家产业安全保障基地是吉林省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能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举措。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吉林省全面振兴发展实际,分析吉林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韧性、安全水平和布局现状,识别制约产业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提出建设国家产业安全保障基地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对策措施,形成推动吉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3.吉林省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研究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吉林省“十四五”时期将“初步建成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奋斗目标,围绕“产业链”规划布局“人才链”,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发挥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科研平台以及积累的技术成果等资源优势,实现围绕企业“卡脖子”难题联合攻关,以高新技术成果培育企业新增长点,提出吉林省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路径,构建支撑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机制。
  4.吉林省“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圈发展战略研究
  “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圈是推动吉林省实现高水平科技供给、高质量科技企业培育、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吉林省“政产学研金服用”七方面协同现状和发展定位出发,分析创新生态圈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挑战、核心制约因素及其成因,提出机制创新、赋权改革等方面的优化路径。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对吉林省“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圈发展进行系统谋划,从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维度提出具体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5.吉林省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通过构建县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评估吉林省各县(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重点考察科技资源配置、创新主体活跃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核心问题。深入了解吉林省各县域经济实力、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识别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有效着力点和潜在需求,从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研究提出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选取典型县域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
  6.吉林省现代化大农业数智化发展战略研究
  聚焦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方向,梳理现代化大农业数智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从吉林省实际出发,分析吉林省农业发展态势及需求变化,规划吉林省现代化大农业数智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及实施路径,致力打造一个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创新高地,推动农业数智化转型。
  7.吉林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研究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剖析当前传统产业的现状与挑战,明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吉林省实际情况,剖析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型升级路径和策略,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化智能升级、补齐产业短板,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8.吉林省“电力+算力”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围绕绿电、绿算两条主线,精准剖析吉林省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全面统筹设计以绿色电力为基础资源、引进国内算力先进企业、在松原等重点地区布局“电力+算力”双力一体化项目的可行路径。聚焦“电力+算力”合力形成的绿色算力资源融入国家算力网这一关键问题,提出吉林省“电力+算力”跨地区、跨部门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系统研判吉林省区域枢纽节点升级为国家枢纽节点的重要机遇和现实可行性,提出有效路径并形成相关政策建议。
  9.吉林省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整体部署框架下,识别吉林省传统高碳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及低碳新兴产业转型需求,明确吉林省绿色金融发展配套及试点示范区申报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金融体系发展战略目标和原则,实施有效的绿色金融战略措施和路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创新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及碳核算,建立环境气候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机制,强化风险评估和监测管理能力,为长春市政府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及推动条件成熟的地方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奠定坚实基础。
  10.吉林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建设路径与实施战略研究
  针对吉林省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足、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有限、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科技资源缺乏等问题,研究推动我省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策略,提出吉林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建设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企业布局与区域协同等措施,构建低空经济大数据平台,为吉林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11.吉林省银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针对吉林省银发产业发展现状,结合银发经济未来发展态势,从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社会等方面剖析吉林省银发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国内外银发产业发展的典型范例和成功经验,结合科技创新赋能银发经济发展,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角度,系统分析吉林省银发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新需求、新供给、新模式、新机制,从政产学研用等多维度提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进而实现供需适配、银发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目标,为加快推动吉林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12.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吉林省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指示精神,针对吉林省新材料的“供”与先进制造的“需”脱节问题,深入分析吉林省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系统探讨吉林省新材料的“供”与先进制造的“需”之间融合创新机制,提出促进吉林省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实施方案,为推动吉林省新质生产力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13.吉林省数智创意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机制及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发展数智创意产业是加速培育吉林省新质生产力、推动吉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数字虚拟、人工智能、生物仿生、情感体验、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构建吉林省数智创意产业体系,剖析数智创意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现状,构建两链融合发展机制,绘制两链融合发展路径,提出两链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推动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4.吉林省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打造“黄金名片”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筑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基础,促进吉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从分析吉林省鲜食玉米的技术体系和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提出“为什么”的研究起因。从分析吉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影响因素等,解决“是什么”的研究问题。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等维度提出对策措施,回答“怎么做”的产业发展路径,为吉林省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15.吉林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依据吉林省“精细化工”产业生态背景,明确吉林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思路,构建吉林省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科学提出延长化学化工产业链条、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等发展策略,有序推动精细化工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调研国内外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动态,梳理吉林省精细化学品产业结构,延长化学化工产业链条,推动吉林省化工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间融合,助力吉林省汽车、医药、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发展。
  16.吉林省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依据2030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战略,将仪器仪表产业建设作为新时代吉林省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吉林省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系统梳理“研、产、销”中的重要环节,分析航空航天、能源资源、高端制造、分析检测等产业生态面临的难题,构建适用于吉林省“小而美”“专精特新”的仪器仪表产业协同互补发展模式,提出“以自主品牌为主导,与国际品牌同台”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路径建议。
  17.吉林省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与政策研究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改革部署,分析吉林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重点产业,聚焦汽车制造、光电信息、遥感卫星、数据资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吉林省优势重点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优势及短板,分析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围绕吉林省优势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需求,构建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18.吉林省高校院所与科技企业全链条对接机制研究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的实践路径。梳理吉林省高校院所的科研优势与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企业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需求,提出全链条对接的创新机制与策略,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科技企业转移转化,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探索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院所与科技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项目孵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对接,为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19.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全面开放共享对策研究
  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全面开放共享,是吉林省提升科技资源利用和创新效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加强区域科技信息交流和协同创新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破解制约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全面开放共享的主要瓶颈和关键问题,构建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全面开放共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探索优化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全面开放共享的模式和路径,提出促进科技资源高效利用、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服务效能、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吉林省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开发开放模式研究
  开发和开放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是吉林省实现技术升级、培育科技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通过实践调查和理论分析,理清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发现、重大活动保障等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的特征,探究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实现技术供给和需求互动的多元开发开放模式,明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开发开放在促进吉林省关键技术和系统平台优化升级、实现政府-产业界-科技界协同场景生态的路径,构建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的融合与协同机制和对策,为吉林省形成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重大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提供借鉴和指导。
  21.面向高速安全网络的吉林省光电融合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建设高速安全网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重要指示的有效举措,光电融合技术是建设高速安全网络的重要支撑,发展光电融合技术对吉林省深度参与国家高速安全网络建设、提升吉林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意义重大。以高速安全网络建设需求出发,立足国内外和吉林省发展现状和经验,研判吉林省在光电融合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剖析吉林省光电融合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梳理发展重点与路径,提出解决途径、具体措施,为加快推进吉林省光电技术“全产业链”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申请人及子课题负责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且具有(但不限于)下列条件的,可作为项目依托单位:(1)独立法人资格;(2)从事咨询研究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展研究所需的条件;(3)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制度;(4)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5)专门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
  (二)申请人。重大、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申请人应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般咨询研究项目申请人原则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可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委托该领域具备丰富科研实践和战略咨询经验的正高级知名专家负责。申请人须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项目依托单位应为申请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
  (三)限项要求。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院士专家已有2项及以上在研项目(课题)不得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申请项目,其他专家已有1项及以上在研项目(课题,含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类别)不得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申请项目。有逾期未结项或逾期1年以上结项的项目(含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类别)负责人1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咨询项目结项首次评审会验收结论为“不予通过”的项目,1年内不再受理该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申请。
  (四)课题负责人及依托单位。项目可根据研究需要下设若干课题,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重点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4个,一般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3个。
  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的负责人中至少1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由非院士专家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应具备正高级职称,依托单位应为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并填写《吉林研究院咨询项目下设课题聘请非院士专家作为负责人申请表》(详见附件2);
  重点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的负责人中至少1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由非院士专家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应具备高级职称,依托单位应为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并填写《吉林研究院咨询项目下设课题聘请非院士专家作为负责人申请表》(详见附件2);
  一般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的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依托单位应为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
  (五)成果要求。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需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或形成的战略与对策建议咨询报告被采纳,并举办协同攻关、院士科技行、院士恳谈会等活动1次;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需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或形成的战略与对策建议咨询报告被采纳;一般咨询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原则上需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或形成的战略与对策建议咨询报告被采纳,也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获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或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
  (六)其他。参照《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管理办法》《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管理规定。
  三、执行周期
  1年
  四、资助经费
  重大咨询研究项目100万-200万元/项,重点咨询研究项目50万-100万元/项,一般咨询研究项目20万-50万元/项。
  五、申报要求
  (一)联合申报要求。合作单位应具备一定的合作基础,需提交各方确认的合作协议(包括方式、任务分解、双方责任、研究成果权益归属及划分等)。
  (二)单位审核推荐。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推荐,重点审核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在纸质申报材料中加盖公章。
  (三)申报材料报送。项目申报材料电子版提交至wangdw828@nenu.edu.cn,申请书统一命名为“2025年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申报单位+题目”。签字后的纸质版申报材料报送至科技处613室。申报材料包括:
  1.项目申请书一式10份胶装成册(详见附件1)
  2.《吉林研究院咨询项目下设课题聘请非院士专家作为负责人申请表》一式1份(详见附件2)
  3.2025年度吉林研究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一式1份(详见附件3)
  4.项目/课题负责人职称证明和在职证明一式1份
  5.合作协议一式1份
  (四)申报时限。指南发布日期至2024年10月26日16:00,逾期不予受理。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联系人:窦  墁    0431-84533267
  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联系人:刘嵩扬    0431-88975471
  校内联系人:王大为  0431-85099400

  附件:1.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立项申请书.docx
     2.吉林研究院咨询项目下设课题聘请非院士专家作为负责人申请表.docx
     3.2025年度吉林研究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xls

科学技术处
202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