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授权专利推介表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系统耦合模式修复河流水质的方法

专利号

ZL 2012 1 0384262.3

第一发明人

米艳杰

所属单位

环境学院

联系电话

15947038315

E-mail

Miyanjie2005@163.com

技术领域

环境保护

技术水平

未鉴定

 

所处阶段

中试       

成果简介(包括依托项目、主要技术指标、成果优势等,不超过800字):
依托国家重大专项-水专项中的“伊通河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子课题完成了本专利。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是将河岸植被缓冲带系统、多功能塘系统和河道滩地上的微地形改造系统有机耦合在一起,通过系统间水力联系实现对两岸面源污染的截留与上游河道污染物的净化,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强化其水质净化的功能,并增加系统的经济收益。主要技术指标:因受周围耕地限制,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宽度控制在20-40 m 间,主要对其内的植被配置进行了优化。多功能塘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约为20 d,塘中以2:2:3:2的比例放养是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并设置面积为500 m2的植物浮床;塘出水利用60m2的芦苇人工湿地及高20 cm的溢流堰净化处理后排入伊通河。利用粒径200-400 mm的砾石构成的溢流堰将滩地泡沼与伊通河进行水利连通。
上述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耦合系统,此耦合系统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对两岸面源污染截留和对上游河道污染物的净化效能,改善整体环境质量,增加生境多样性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有效地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问题,并提供了一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

图片1—2张及文字说明(不超过100字):

河流水质修复耦合系统是指河岸植被缓冲带系统(图中12、13、14、15构成)、多功能塘系统(图中1、2、3、4、5、7、16、17、18、19、20、21构成)和河道微地形改造系统(图中8、9、10、11构成)。

投资规模及条件(不超过100字):

市场前景及预期收益(不超过200字):

预计技术交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