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牵头申报的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获批立项,累计国拨经费4200万元,其中生命科学学院王岭教授主持申报的“北方草地资源开发与草畜耦合集成示范”项目获批国拨经费1800万元,环境学院周丹丹教授主持申报的“土—水相互作用对场地土壤污染风险与修复长效性的影响机制”项目获批国拨经费1200万元,数学与统计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柳絮教授主持申报的“黑土区面源污染过程多尺度动态数学建模与计算”项目获批国拨经费1200万元。3个项目的成功获批,标志着我校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显著提升,获批数量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生命科学学院王岭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草地资源开发与草畜耦合集成示范”项目,依托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针对北方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展牧草资源开发及人工草地质量调控关键技术、天然草地多样性-稳定性及生产力协同提升关键技术、草畜资源优化配置及精准生态放牧技术研发,创新草原牧区放牧家畜精准补饲技术、农牧交错区家畜低碳高效饲养技术;创建北方草地牧草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兼顾草地生态保护和家畜生产效益的草畜耦合技术体系,构建环境友好、高效低碳型的现代草地生态牧场发展模式,促进草地畜牧业提质增效。该项目团队多年来一直围绕草地放牧生态与家畜管理、草畜耦合关键技术研发与模式构建开展系统性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草地生态-生产多功能提升的多样化家畜放牧理论,草地精准放牧理论及技术模式,以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相关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高被引,入选F1000)、Animal Nutrition、科学通报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同时编制行业与地方标准6项。
环境学院周丹丹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土—水相互作用对场地土壤污染风险与修复长效性的影响机制”项目,将针对传统场地污染风险与修复研究简单化、单元化和理想化的问题,解析多界面-跨介质-多过程污染物动态演化、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多介质风险扩散、土壤自净驱动新机制,建立土-水互作下污染物迁移精准刻画、敏感生物受体靶向筛选、功能微生物银行构建、土壤修复技术优化调控新方法,构建土壤自净容量指标评估和修复长效性技术评估新体系,研发融合机理模型、数据模型和机器学习的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型、跨介质风险评估模型、土壤自净预测模型、阻控修复效果预测模型,构建基于土壤污染、土壤安全、土壤健康的污染阻控与修复长效性预测模型,为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长效阻控修复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该项目研究团队具有鲜明的土-水交叉研究优势,由国家级人才引领、女科学家主导,在土壤污染修复、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形成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特色。目前,团队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多项教育部、吉林省级奖项,发表领域顶刊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数学与统计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柳絮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区面源污染过程多尺度动态数学建模与计算”项目,紧密围绕东北黑土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将科学认识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针对黑土区农业面源污染输出机制模型表达过于简化、缺失本土化核心参数、数值模拟计算精度和效率偏低等问题开展研究。为解决影响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生态安全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项目研究工作将阐明黑土区面源污染输出特征及关键驱动机制;解释污染物在饱和与非饱和区的渗流运移规律,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发展模型控制优化与反问题理论;形成多尺度多组分土壤渗流和污染物运移模型的稳健数值求解技术,提出模型新型数值算法;研制模拟黑土区面源污染过程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并制定污染防控措施配置方案。项目团队依托前沿交叉研究院,由数学、统计、地理、计算机等学科中青年科研人员组成,多年来一直从事偏微分方程控制与反问题、流体力学高精度数值计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研发等问题的研究工作。团队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主要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科技奖励。
此次获批的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聚焦生态环境领域,充分体现了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技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使命担当。未来,学校科技工作将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东北全面振兴需要,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鼓励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力保障我校重大项目顺利开展,不断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